碳化硅晶圆应力检测设备介绍
SiC碳化硅是由碳元素和硅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是制作高温、高频、大功率、高压器件的理想材料之一。相比传统的硅材料(Si),碳化硅(SiC)的禁带宽度是硅的3倍;导热率为硅的4-5倍;击穿电压为硅的8-10倍;电子饱和漂移速率为硅的2-3倍。
碳化硅外延片 图摄于海乾半导体展台
以碳化硅为原材料制成的器件称为SiC器件,根据电学性能差异分成半绝缘型碳化硅基射频器件与导电型碳化硅功率器件。半绝缘型碳化硅基射频器件以半绝缘型碳化硅衬底经过异质外延制备而成,主要面向通信基站以及雷达应用的功率放大器。导电型碳化硅功率器件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桩、光伏新能源、轨道交通等领域。

碳化硅产业链包含碳化硅粉末、碳化硅晶锭、碳化硅衬底、碳化硅外延、碳化硅晶圆、碳化硅芯片和碳化硅器件封装环节。
其中衬底、外延片、晶圆、器件封测是碳化硅价值链中最为关键的四个环节,衬底成本占到碳化硅器件总成本的50%,外延、晶圆和封装测试成本分别为25%、20%和5%。
SiC晶圆内应力分布实测案例
SiC晶圆内应力及应力角分布实测案例
碳化硅各环节的缺陷会极大地影响最终器件的良率,这是产业链中非常重要的话题,各衬底厂家都在不遗余力地降低碳化硅晶锭缺陷密度。

40001百老汇内应力检测仪SV200
检测原理
基于偏振光应力双折射效应检测晶圆材料内部应力分布。当晶体材料由于内部缺陷存在应力集中时会导致应力双折射效应,偏振光透过它时会发生偏振态调制,通过测量透射光的斯托克斯矢量可以推算出材料的应力延迟量,从而得到材料内应力分布。
优势
1. 基于双折射应力测量模型实现应力瞬时测量,显示应力二维分布伪彩图;采用双远心检测光路,相位延迟测量精度高;
2. 根据不同测量视场要求,多种镜头可选;
3. 订制化样品托盘,适应不同规格晶圆批量测试。
Strain Viewer技术规格
产品型号 |
SV50 |
SV200 |
样品测量口径 |
2英寸/ 60*80mm |
2-8英寸兼容 200*300mm可订制化样品载台 |
应力测量输出内容 |
相位延迟(°)及光学延迟(nm)归一化延迟(nm/mm) |
相位延迟(°)及光学延迟(nm)归一化延迟(nm/mm) |
测量光源 |
630nmLED光源可选配其它光源 |
630nmLED光源可选配其它光源 |
尺寸量测横向分辨率 |
40μm |
25μm |
应力测量范围 |
0~155nm光学延迟 |
0~155nm光学延迟 |
方位角测量范围 |
0-180 ° |
0-180 ° |
测量重复性 |
0.5nm光学延迟,0.5 °方位角 |
0.5nm光学延迟,0.5 °方位角 |
测量准确性 |
±1nm光学延迟,±1.5 °方位角 |
±1nm, ±1.5 °方位角 |
单次测量时间 |
典型<2秒 |
典型<2秒 |
样品载台 |
手动XY位移台 |
光栅尺反馈电动XY位移台(250*350mm)支持自动拼接 |
暗场缺陷检测模块 |
/ |
选配 |
设备尺寸 |
桌面式主机:500mm* 500mm*800mm |
一体式机柜:800* 900* 1800m可加装晶圆自动传片系统 |
点击图片查看详细介绍
相关文章推荐
——







40001百老汇产品涵盖自由曲面三维面型检测仪、内应力测量仪、晶圆薄膜应力测量仪、三维测量显微镜、镜面外观缺陷检测仪以及精密光学镜头等,广泛应用于高端精密光学制造、半导体晶圆、智能汽车电子系统、智能终端显示、AR/VR产品等制造生产线,相关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已形成批量生产能力。